中国制革业步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发布时间: 2018-05-19 浏览次数: 35

                当今世界之变化,日新月异,快到你无法选择,只能被无情地裹挟进时代的洪流中。各种新思维、黑科技、新业态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拍。对于皮革业来说,最近几年,不仅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变的政策风向,更是让业界没有了定力。大家似乎一下子都失去了方向,不安和担忧蔓延到整个行业,全领域都弥漫着焦虑和不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极大地打击了产业界的投资信心,不仅发展受阻,连生存都面临着危机,这都怎么了?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指向哪里呢?由于政策执行的简单粗暴,标准不明,使得大家都迷茫了。转型时期的阵痛,让很多行业企业无所适从。


  

                在市场巨变的同时,政策的大转向,给整个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场大浪淘沙式的大洗牌已经展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美贸易大战,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会被挟裹进来,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要以贸易战的形式开打了。真正的考验到来了,我们是勇于面对挑战,杀出重围,重获新生;还是被洪流吞没,退出江湖,对于各家当事企业来说,都将是痛苦的抉择!

                 在此,我们从行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来剖析当下我国制革业面临的形势,但愿能对业界有所帮助。

行业: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积极进取

                我国是制革大国,正由制革大国向制革强国迈进。制革业是整个皮革大产业链的核心领域,既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又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现代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方面,居功至伟。原国家轻工业部行业管理司司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徐永在世时,就经常讲:皮革业是个富民的产业。皮革产业发展到哪里,就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富裕一方百姓。改革开放初期的沿海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温州、福建、山东等地,无不是皮革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不管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增加就业,及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考虑,我们都需要皮革业。而制革业作为皮革产业链的核心,还具有以下特征。

                制革是生物化学工程。我们知道,制革生产的原材料,首先是以牛、羊、猪为主的各种动物皮。这些动物的饲养、繁殖、改良、换代,都是生物学的范畴。而制革工程就是要对这些动物皮进行处理,使之转变成为人类在各领域服务的有价值的产品,这个生产加工过程,就要使用各种化学产品。因此,制革工程的整个过程,就贯穿了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的完美结合。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生化工程将会永远伴随人类一起进步,一刻都不会脱离。因此,制革行业也必将是一个长青的行业。

制革是循环经济产业。前面已经讲到,制革用的各种动物皮,都是蓄牧业生产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不加以利用的话,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任其腐烂的话,还有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和生态灾难。因此,制革生产本身,属于废物利用,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随着各项技术进步和研发创新,如今制革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环节,产生的废物、废水等,都能得到很好地治理,有的已可以多次循环利用。因此,制革生产过程本身,已基本形成循环经济的闭环了。特别是制革废水的零排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制革业已迈入清洁生产时代。现在制革生产的环保问题,已进入到了过程控制和终端治理相结合的阶段。在庞大市场需求为背景的强力支撑下,产、学、研各方面,都在为制革生产的环保问题,进行着不懈地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各种制革化工材料的创新突破、制革工艺的革新、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末端治理手段的成熟,如今的制革业,基本上已经算是迈入清洁生产的新时代了。绿色制革、环境友好、永续经营,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制革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行业人士这几年都叫苦不迭,大呼我们制革业是门槛高、投资大、风险高。确实如此,我们制革生产用的原料皮,属纯天然非再生资源,价格不菲。制革生产使用的各种化工材料的推陈出新、工艺创新,离不开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新机器地发明和技术改革。迎合市场流行需求,皮革产品新风格、新品种创新,同样一刻都不能停。而这些材料、设备机器及环保工程的投入,同样是很大的。因此说,制革业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一点都不过份。特别是现在都大踏步地迈上了绿色制革、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大道,各种发明专利、实用专利、新型专利、设计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涌现,完全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行业不少企业,已经获得,或正在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除了享受国家财政资金的政策扶持外,更是获得了可观的所得税优惠支持,幅度高达40%。因此说,制革业是一个高新技术的产业,制革业的风貌和形象,正迎来焕然一新的变化。

                轻奢时尚离不开制革业。不管是巴黎时尚周、米兰时尚周,还是香港维港之夜,甚或是国内深圳、广州、上海风头正劲的时尚风,皮革作为点睛的核心元素,总是在各轻奢时尚秀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充分展示出皮革这一软黄金的自然之美。特别是在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追求,作为天然材料的真皮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受,品种花样翻新,适用领域越来越广。没有皮革元素,就没有轻奢时尚流行风。而皮革的核心就是制革,因此来说,制革业,就是一门唯美的艺术,是轻奢时尚产业离不开的。

                没有污染的行业,只有污染的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过去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已经到头了。过程控制、终端治理已经成型。过去手工作坊、简陋的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厂房、花园式厂区、机械化生产所代替。自动化设备、智能化控制、流程化生产线,已经在制革生产中快速普及。市场有需求,社会在推动,行业在进步,所以我们制革业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积极进取、迎难而上,从而实现完美升级、华丽蜕变,迎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政府:依法行政 科学严谨 有所作为


                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调整,无疑是:对外“一带一路”走出去,对内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目前国内现状是:私人产品严重过剩、公共产品严重短缺;低端产品严重过剩,高附加值产品和品牌严重不足。各行业进行结构性大调整,迫在眉睫。现阶段,政府所施行的一系列新政策,或加大力度落实的一些政策的出发点,无疑都是围绕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来进行的。

                对于我国以制革为代表的皮革业来说,各领域低端产品的过剩都很严重,行业竞争白热化,恶性竞争现象难以改善。通过环保政策收紧限制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企业上市拉动产业资本化提升一批、市场竞争自然淘汰一批,以市场和政策的两手,淘汰一部分粗放、不规范、实力不足的企业,从而达到去产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走上规范化的经济发展道路,政府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特别是在市场低迷时期择机施行,也反映出了政府是有慎重考虑的。如今由美方掀起的贸易大战,烽火已起,这必将会加速我们制革业为代表的皮革业的大洗牌。当然,由于政府是比较强势的,有些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的政策,有些一刀切,简单粗暴,有些当事企业会被误伤再所难免。这对当事企业是难以承受之重,对行业也是很大的损失。如果政府层面的工作能够更科学、更细致一些,会更好地促进行业产业发展,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双赢效果更明显一些。


    

                 明确标准、科学严谨。当下我国制革业所面临的环保执法问题,企业是十分被动和为难的。政府只是一纸通告,要求整改,企业往往不知该往哪里改,如何才算合格。这体现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标准不清晰,全国没有统一的可执行的标准。缺乏科学的量化验收评价体系,往往只是凭主管领导的主观臆断,让企业和行业很难心服,也不容易落实;另一方面,有些量化指标的标准,严重不合理,不管是行业专家,还是行业组织,都难以认可。指标并不是越严越好,不必要的,太过苛刻的标准,显然不具有科学性。我们强调工业生产的环保问题,是要达到经济活动、人类的生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因噎废食的做法,既使不会扼杀行业,也会使行业遭受重创。对于我国这种外向依存度高达50%以上的皮革行业来说,政策实施的不合理、不科学,只能会把大好的国际市场,拱手让给别人,这是乌龙球的踢法。关注环保,爱护环境,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但具体一些排放物的指标多少,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大自然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和自我清理能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又不损害人类健康的标准,才能称之为科学的标准。但我们却没有这方面的科学论证,一味地抬高标准,超越欧美,会无谓地过多增加我们的产品成本,这与我们三去一降的初衷是不相符的,也有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过高的不能达到的标准,或超过科学范畴的标准,同样是一种浪费和自我伤害。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出发点,我们必须要坚守。

                泛政治化一刀切:限产限量。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国家对环境的空前重视,制革业界都是赞成的。毕竟,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绝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品质越来越重视了。对生存、生活环境的关注,自在情理之中。大家都是认可的,并都是身体力行的去执行的。只是各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明显有泛政治化的倾向,可以说是懒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明显。不是积极想办法,精心地建立机制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而是武断地一刀切,关停、限产,看似解决了环保困挠,实则打击了地方的经济活力。特别是在当今贸易大战的背景下,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明明很先进,不管是企业资质、生产条件,还是环保工程都首屈一指的情况下,硬是不充许生产。有的企业基础条件很好,各方面设施也都到位,同样要限产限量。这是很多不懂行业的行政官员,处于相关岗位上,不作为、怕出事、怕乌沙帽不保,而采取的消极对策。只是苦了企业,害了企业的前途,反而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延伸下来,就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和民生。这种状况不尽快加以改善或纠正的话,将会对包括我国制革业在内的产业经济造成很大破坏,将会进一步削弱众多民营经济的活力。


    

                政府要与行业组织、行业专家加强沟通。对产业发展如此重要政策的出台和执行,行业权威的组织和专家,都没有参与权和话语权,这是当下依法治国、科学施策的大背景下,难以想象的事情。许多政府部门的官僚和武断,看来依然很严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致力于打破过去人情社会和关系社会的羁绊,昂首进入到法制社会、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们政府部门工作,也应该建立在法律法规约束机制的框架下运行。政府一定要带头依法行政,积极作为。而不能以个人主观喜好和随意性,乱作为、不作为。对行业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怎样才算科学有效,行业专家和行业组织无疑是最清楚、最有话语权的。政府相关部门在实施重要行业政策之前,是应该进行充分调研的。当前我国制革业的环保问题,标准的不明晰、不科学,令到企业找不到方向,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行业的权威组织和专家,都是一头雾水,使不上力、说不上话。这种尴尬的现状,真是如哽在喉。

                十九大后,我们迎来了新时代,在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各行业产业都在原料、技术、资本、劳动力等方面,积极地进行全球资源配置。这也被一些观察家称之为中国引领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与第一次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引领的殖民战争全球化,和第二次美国引领的、建立在石油美元基础上,到处剪别人羊毛的国际贸易全球化不同,中国这次引领的全球化,是互利互赢的,很受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欢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将开启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尽快理顺政企关系。政府一定是要为行业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的,千万不能因为不恰当的政策施行,而扯了自己的后腿。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全球化的攻守转换态势表明,中国时代有望再次来临了。“开放的中国  繁荣的世界” ,这是2018博鳌论坛的主题。对外要开放,对内,我们政府的施政思维,同样也要开放。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我们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大战略下,全球化的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而制革及皮革业,在这一进程中,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皮革行业政策的指引,无疑是为了最终促进我国皮革业转型升级,由大国走向强国的有力推手。可以说,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期,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华美蜕变,根本没有退路。先站稳国内,再跟随国家战略,布局全球,开创我们皮革业的新征程。对于我们制革人来说,一场新的长征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自信,待风雨之后,让我们共同见证彩虹吧!

<<北京皮革>>陈万日




版权所有: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 邮编250353 鲁ICP备05046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