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制革行业可能出现的新变化
发布时间: 2018-04-28 浏览次数: 26

文/《中国皮革》记者  曹慧


        中国皮革企业早前一直沉浸在低价竞争、薄利多销的行业氛围中,根据中国皮革协会近年来对国内生产经营情况的调研结果,皮革景气指数年度曲线逐年下移,销售、盈利等宏观数据的增速均呈现回落态势。

        2018年,制革行业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些标准会更为严苛,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和白热化,环保压力会更大,然而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未雨绸缪,我们才能够应对得更好。


更多企业将面临环保影响

        过去一直的定义中,制革行业属于国家重点监控的污染企业之一。2010年之前,我国制革行业的总产能保持了连续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在2010年全国轻革产量达到了7.49亿m2的历史高点。但是制革行业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低端产能过剩,众多制革企业环保不达标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环保部、工信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分别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要求淘汰制革行业落后产能。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制革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047万标张。同时皮革鞣制企业的数量从2010年的868家下降至2015年的603家,降幅超过30%。从政策方面而言,过去几年,国家陆续修定了《环境保护法》,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行业方面,出台了《制革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制革行业规范条件》以及《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都意味着环境保护工作真正进入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也真正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2017年,制革行业的更多企业感受到了高压的环保政策。受政策影响,不少中小厂家被关停,对自身经营造成很大冲击。在一些区域中,现场巡查、密集监督、无人机巡查成为常态。强制断水、断电,“清原料、清产品、清设备”等措施,对违法企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2017年9月29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制革工业》,标志着制革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正式启动,也标志着制革环境监管全面进入“一证式”管理时代。通过排污许可证,推动落实企事业单位治污主体责任,对企事业单位排放大气、水等各类污染物进行统一规范和约束,要求企业持证按证排污,开展自行监测、建立台账、定期报告和信息公开,加大对无证排污或违证排污的处罚力度。按照环保部的要求,所有制革企业都应在2018年1月1日开始持证排污。

辛集展开环保督查

        首次核发排污许可证后,应及时开展检查;对有违规记录的,应提高检查频次;对污染严重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加大执法频次与处罚力度,推动去产能工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9日皮革鞣制加工企业已核发192家、在申请220家。历经前期落后产能强制退出以及主动出清,制革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已得到显著缓解。虽然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只是国家强化环保治理的一个缩影,但很明显,国家对环保治理的高标准要求已经成为常态。特别是强化了环境监管执法,2018年,环保执法将进一步从严。

        最新消息显示,2018年,针对排污许可证方面,环保部将及时启动执法检查,主要是检查相关行业是否按国务院要求核发了新的排污许可证,是否存在无证排污问题。而且在2018年,各制革重点区域的环保督查将比以往来得更频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等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环境监管执法也会更为严格。

        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反映出来的共识是:环保是企业运行的重中之重,不能掉以轻心,不搞好环保就没有未来。河北东明皮业董事长谢少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环保问题非常重要,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一样需要重视,辛集近些年来对制革环保方面相当严格,每年都会进行多次环保巡查和督查,整个辛集皮革产业园区企业也都已经形成共识——不搞好环保就没有出路,当地的制革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大。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年初开始,河北省已经加强对皮革及毛皮加工产业的重点区域辛集、无极、枣强、南宫、肃宁、蠡县、阳原等地的监控,并对全省的制革行业开展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对于遗存无主的皮革废碎料进行清理、暂存、利用和处置,严厉打击遗弃、倾倒和露天焚烧皮革废物的违法行为,并力争到2018年底,通过先进适用技术试点项目的建设,基本达到全省含铬废物全部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同时,2018年年底前,河北省所有试点单位安装危废智能监控设施并联网集成。对未如期完成的,各地政府不得准许其投入运行,各级环保部门不得为其发放排污许可证。


大沙环保工业区内

        广东东莞鑫丰皮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2017年,广东省各地一直在频繁地进行环保督查,尤其是下半年,环保力度空前,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早就已经被迫关停,当地政府也一直在推进皮革制造行业的园区化、专业化发展,2018年,这一态势还将延续,企业的环保压力会更为严峻。有消息称,2018年广东省还将启动差别电价政策,制革行业中的落后和淘汰企业也在限制之类,用电价格将在基础电价上进行上调,所以小企业的生存会更加困难。在广东台山,环保调研组已经开始了2018年的第一轮督查,并对应关停取缔的企业,按照“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标准,依法予以关停取缔。对应停产整治的企业,先停产、后整治,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广海镇大沙皮革工业园区的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大沙皮革工业园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落实污染治理,通过加快园区中心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推动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督查组此次调研,不仅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还深入查看园区中心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以及皮革生产企业的污染治理等情况,并与园区周边的群众代表走访交谈,倾听群众对整改成效的感受,看得出来环保督查的力度非常大,不留死角。


市场越发两级分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成为企业最终选择

        环保督查越发严苛,淘汰了众多“小散乱污”,多出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流向大中型企业,存活下来的小企业想继续分一杯羹,将变得更困难,最终大中型企业会向集中化、高端化、科技化发展,小企业只能依靠微利在夹缝中求生存,两极分化日益加剧。2018年年后,不少制革厂家也感受到了成本上涨的压力,多家企业出现工荒,人力成本急剧上涨,同时原材料成本也在节节攀升。囿于多重因素,皮革化料商纷纷上调产品价格,2018年1月底,朗盛公司对相关产品调增幅度高达20%;2月初,皮化生产商巴斯夫宣布将上调颜料、染料和准备工序化工产品价格15%;皮革化工生产商斯塔尔之前向其客户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提高皮革化工产品的售价5%~10%,新的价格已经在2月15日起生效;3月1日,巴克曼公司也公布,将于4月1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上调皮革化学品价格。依据产地、产品种类、售后服务内容的不同,相关产品的价格上调幅度在8%~25%。大面积涨价潮来袭的背景中,不管小而精还是大而全的企业,随着生产成本的逐步提高,利润被严重压缩,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都将会是最终选择。


产品附加值分解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皮革生产大国,但是过去的30年,我国皮革产业是凭借低成本、出口数量增长拉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低水平的竞争优势也逐渐丧失。当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行业发展就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出口下降、生产增速下滑、企业关门歇业,全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亟待提高。一些制革企业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让自己陷入在红海低价竞争的深渊中无法摆脱。作为传统的制造行业,仍旧需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打造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从而提高产品和品牌的附加值,抵抗成本上涨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皮革工业快速发展,推进了国内在制革工艺清洁技术及高档产品工艺生产方面的研发工作,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以产业化的工艺技术研究成果,为清洁制革技术的实施和高质量皮革产品的生产提供支撑,为我国皮革工业的持续发展、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实现我国从皮革工业大国转变为皮革工业强国的整体战略创造必须的条件。国内品牌资深专家吕运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附加值产品的提升关键在于产品和技术,包括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品牌意识。可以从3个角度去理解,技术上高端,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交叉与集成;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特征,产业链的核心部位,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需要提供个性化、舒适化、精致化的订制服务,例如客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企业可以单独为客户进行设计、生产,能够按客人的要求来制造和供应。具体到制革行业,则可以概括为高端物料,譬如原材料的优质,包括优质皮料、好的化料、新材料以及一些顶级工艺;其次是高端技术,包括创新的技术改造以及配套和组合,能够为下游产业提供最佳生产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最后,好的品牌口碑,因其行业地位和行业口碑而形成的优势,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业内专家认为,迄今中国皮革业在环保方面取得的进步已有目共睹。中国皮革业完全能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皮革,供应汽车、家具、皮具以及鞋类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中国的制革企业始终是市场的主体也始终是创新的主力军。通过实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生产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创新,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作为行业标杆,嘉兴明新旭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提升产品高附加值的路线,这家公司主营生产汽车内饰真皮业务,拥有成熟的铬鞣和无铬鞣生产经验和技术。公司已经创建了德国慕尼黑“欧洲创新中心”,并正在筹建美洲涂饰、裁片工厂,为发展欧美市场奠定基础,使企业快速进入世界皮革先进企业。同时公司瞄准海外高层次人才,聘请国外具有丰富的世界工厂运营管理专业经验和全球化的市场资源积累的行业专家作为技术主导,舍得在人才和产品品质方面做投入,其中低气味、低VOC生态汽车革项目核心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成功量产的生态汽车革,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还引进“皮革ERP系统”,实现了条形码生产,物料、质量控制等基础数据的创建,并着手清洁化智能化项目的改造提升,使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走在同行前列。在明新旭腾相关负责人看来,国际人才的加入,不仅带来了国际化的创新活力,更在企业快速成长为世界皮革先进企业上功不可没,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未来,制革行业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制革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充分利用原料皮资源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同时通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代替传统的制革和毛皮加工和废物处理技术改造,而清洁化生产工艺及先进制革和毛皮加工技术,节能减排环保创新、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等技术和工艺的改进等,也将决定企业发展的通路。


可能落地的政策——固废法修订或将启动

        危废处理一直是行业非常关心也多次谈过的问题,随着危废相关禁令和政策的密集出炉,危废治理市场热度逐渐提升,政府也对危废处置行业高度重视,迄今已形成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为核心,覆盖从危废鉴别、转移、处置到资质、监管的危废治理法规体系。2017年年底在福建漳浦举行的中国皮革业发展论坛上,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技术部郭瑞博士曾就相关问题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现场互动,企业对于危废名录的管理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非常关注。

        记者了解到,现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出台近22年,距离上一次修订已有13年。2017年年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听取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应尽快启动《固废法》修订工作,统筹《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推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而在多次的中央环保督察中,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一直是重点督察内容,其中危险废弃物的防治更是艰巨的任务。

        众所周知,自2016年8月1日起环保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发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新版名录将危险废物调整为46大类别479种,其中新增危险废物117种。就制革行业而言,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含铬皮革废料等16种被豁免的危险废物在被豁免的环节中可以不参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但条件是必须用于生产皮件、再生革或静电植绒,而且含铬皮革废料加工工业明胶也并不在豁免条件内。这一直是行业的热点问题,也是行业的一个痛点,虽然环保部把含铬皮革碎料增加了部分豁免的内容,但是依然有80%以上的皮革碎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个问题曾多次在行业论坛以及行业的各种会议中探讨。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陈占光表示,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和标准的总原则。含铬皮革废料可以在再生革、复鞣填充剂、工业明胶等很多领域再利用,很好地体现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但是,将含铬皮革碎料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交由持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会严重影响其资源的再利用:一方面,目前具有含铬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较少,处理能力日趋饱和,对真正具有危险特性物质的处理都难以满足需求,如果将皮革行业产生的大量含铬皮革碎料再作为危险废物,将进一步加大危废处置单位的处理压力,甚至根本没有能力处置。另一方面,含铬皮革碎料的利用单位如再生革、工业明胶等企业是一般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取得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难度太大,基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样不但使含铬皮革碎料得不到资源再利用,同时使制革企业陷入高成本处置本来可以资源再利用的物质,甚至没有接收单位的窘境。

        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技术部郭瑞博士曾谈到一个可行的做法:名录修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行业普遍认为含铬废料不属于危废,可以做一个标准立项,例如固废满足什么样的标准或者含铬量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按一般废弃物处理,如果这个标准工作能完成的话,对于解决含铬废料目前的处境应该是一个好事情。”2018年两会中,已经有委员再次建议应尽快启动“固废法”修订工作。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提出,目前整个危险废物处置领域存在大量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危废监管水平。他提出,要加强政策的倾斜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危废处理行业。加强对危废处理相关研究项目的支持,鼓励技术创新,牵头实现产学研结合,为新技术快速应用提供适当的创业扶持。对区域性危废处理模式进行科学布局,对于产业集中区域应当强制配备危废处理企业,提升危废处理的效率。此外,将危废处理作为必选项,纳入各地的工业园区规划之中,凡是新上马的园区,必须要配套危废处理企业;对已经建成投产的园区,如果缺乏危废处理企业的,要尽快引进和上马。


某制革厂原料皮存放车间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来宾市市长雷应敏也建议,应该加强跨区域非法转移危险废物联合打击力度,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买单”原则。同时出台扶持

政策,鼓励和支持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对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种类单一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其建设处置设施,并向社会提供处置服务,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风险保险制度,设立环境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治理基金。如果以上提议能够得以落实,对于制革企业而言未必不是一则利好的消息。那么2018年,固废法是否会进入修订程序,《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就含铬皮革废料的定义是否会更宽松或者更为人性化,我们将拭目以待。



版权所有: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 邮编250353 鲁ICP备05046217号